无缝钢管在轧制和冷却过程中,由于存在不均匀变形和不均匀冷却,钢管一般会出现慢弯、横向瓢曲、边浪(单边或双边)、中间浪、纵向翘曲和扭曲等板型缺陷,即轧件在初始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原始曲率。矫直机的矫直原理就是使轧件在矫直机中经过交错排列的矫直辊的多次反向弯曲,在无缝钢管外层金属产生一定的屈服变形,使长度较短或绷得较紧的部分伸长,原始曲率的不均匀度逐渐减小,从而获得需要的平直度和较小的残余应力。矫直压下量的调整是根据被矫无缝钢管的材质、弯曲度和所要求的精度,通过调整上下辊之间的距离来实现的。一般钢管压下量调整规律是随钢管的硬度、壁厚、直径、弯曲度的大小而变化,也就是被矫钢管的硬度、壁厚、直径、弯曲度愈大,则压下量也应愈大;反之则应减小。压下量调整时从小到大循环进行,调整量在0.5~2.0毫米之内,根据矫直效果分别对各辊施加不同压力。第一对辊主要用于咬入轧件,第二对下辊对钢管矫直起着极重大作用;当第三对上辊或第一对下辊与钢管接触不理想时,通过第二对辊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弥补;第四对上辊压下量可以大些,调整范围1~5毫米。正常工作情况下第二对辊子禁止随意调动。当钢管不直时,第二对辊可同时上下调整。 为使钢管顺利喂入,第一对辊子前面装有导筒,导筒的直径根据被矫钢管的直径来选择,内孔直径应大于钢管外径10~20毫米。 当辊子角度、压下量初调好以后,用1~3根钢管试矫一次,当其弯曲度、椭圆度及表面质量合乎技术要求且咬入平稳、矫直顺利时可以正常生产。上下矫直辊分别由两台冶金交流电机JZR263-10经过速比为0.7~5。7的汽车变速器,再通过万向联轴器,驱动喉径为400mm的矫直辊做旋转运动。当管材被咬入后将同时旋转和前进的运动,形成反复变形从而达到管材被矫直的目的。 本矫直机的上下机架为焊接件,通过六根立柱联结,从而构成立柱机架结构,观察和调整都比较方便。
|